本報訊(記者張莉慧)日前,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,今年,我省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、經濟發展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基礎上,精準治污嚴禁“一刀切”的政策制度、組織保障等方面較往年更細、更實。
為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,省生態環境廳將全省60632家涉氣企業納入減排清單,比去年增加了3424家。按照“多排多限、少排少限、不排不限”原則,對重點企業實施績效評級并根據評級結果實行差異化管控。今年,在國家要求的39個重點行業的基礎上,我省進行了擴展,共對47個重點行業的3.6萬余家企業開展了績效評級。評為A級和引領性的企業共425家,較去年增加398家;評為B級的企業1303家,較去年增加667家;評為C級的企業共14825家,評為D級的企業共9995家,評為非引領性的企業共9243家。
截至目前,全省共有4000個項目(企業)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。同時,我省還明確提出,對污染物排放少的小微涉氣企業,涉及民生、城市運轉的保障類企業、生活服務業,可不采取停限產措施,最大程度保障正常生產生活秩序。
|